如何在野外建造具有攻击力的率土之滨要塞
建造具有攻击力的要塞需要满足名望值达到4000的基础条件,之后每增加500名望可多获得一个要塞建造名额。要塞的建造需要消耗木材8000、铁矿8000、粮草8000、石料10000以及5个政令,这些资源储备是确保要塞顺利建设的前提。选择已占领的战略要地作为建造位置至关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要塞后续的攻防效能。
建造过程需通过点击已占领土地选择筑城-要塞功能,输入要塞名称后需等待4小时30分钟完成建设。在同盟占领郡内建造时间可缩短至3小时,这为快速建立前线据点提供了便利。要塞建成后不仅能作为行军中转站缩短调兵时间,还能通过野外征兵功能补充兵力,其战略价值远超普通军营。
提升要塞攻击力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驻防部队。建议优先部署主力武将组合,如具备高攻城值的武将可有效提升要塞对周边目标的破坏能力。要塞之间调兵耗时仅为普通行军的三分之一,这种机动优势使得要塞群能形成快速反应网络。同时要注意保持要塞内兵力不低于4000,这是应对突发战斗的基础保障。
攻打敌方目标时应采用多要塞协同战术。以主力部队先行攻击,精确计算补刀部队的出发时间间隔,确保在守军恢复前完成压制。针对耐久度200的要塞目标,需配备两支攻城值超过100的拆迁队,在主力清除守军后立即展开城防破坏。这种分阶段作战方式能最大限度降低战损。
要塞的防御性能同样影响其攻击持续性。建议在要塞周边建立次级防御工事,形成梯次防御体系。当部队在要塞内进行野外征兵时,需确保每个士兵配备2铜钱的额外支出预算。要特别注意避免在资源匮乏时盲目扩建要塞群,否则会导致攻防体系失衡。
最后具有攻击力的要塞必须保持活跃的战术运作。定期检查要塞驻军状态,及时补充战损兵力,保持对周边区域的侦查压制。通过精准计算行军时间差来实现多要塞的战术配合,这种动态攻防体系才是发挥要塞最大战斗力的关键所在。





